预测,是一门将命局中的诸多元素巧妙组合提炼出“象”,再依循时间演进与事物发展等逻辑,将这些“象”串联成一幅完整的生命画卷的艺术。
从理论上来说,“八字详批”似乎能够详尽地揭示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轨迹,甚至可以编撰成一部厚重的命运史诗。
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往往费力而不讨好,未必能满足求测者的真实需求,反而可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困惑。
因此,大多数算命服务都聚焦于前后三、五年的时间框架中,聚焦于人们最为关心的事项,以此进行针对性的解读。

在我提供命理咨询时,总会先问对方:“你希望了解哪方面的事项?”
这不仅仅是为了明确预测方向,更是为了集中精力去深入挖掘对方最为相关的关键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交流的高效与精准。
近年来,我越来越专注于八字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八字理论自身蕴含着丰富的逻辑,在解读时几乎不需要担心言之无物。
作为占卜师,除了结果很难提供更多描述,分析一则占卜案例,500字足矣。
而作为命理师,分析一例八字可以轻松写出2000字。
相比之下,占卜更侧重于结果导向,往往忽略了过程中的可能性与逻辑。
这就导致求测者在寻求答案时,往往只关注结果,而不太关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
因此,大致有两类人群更倾向于选择占卜:
一是面对紧急情况需要快速答案的人;二是过于迷信预测结果的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气功热”的兴起,“易学热”也风靡一时。
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俗话说“人穷志短”,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探索欲望并不强烈,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的生活。
因此,一事一问、直接了当的占卜方式更符合当时人们的心态。
此外,这类人大多持有一种迷信的心态,常说的话是“您不用告诉我这么多,您就说这事能不能成”。
我想要强调的是,迷信的本质是“不知而信”。
“这件事我听不懂,我也不想知道为什么,我只想让您看看结果如何···”
这种心态往往导致人们在面对命运时过于依赖外界的建议,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在我看来,这种人“极其可恨”。
因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不是将决定权交给一个外人。
我对“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这句话颇为赞同。
无论是命理师还是普通人,都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不应该给自己戴上过高的光环。
别人夸你一句大师,你就真把自己当大师了?
他们的恭维,不过是想从你的身上榨取更多价值,试图让你在“点到为止”的程度上,提供额外价值。
曾有一次,我在积水潭医院等候专家号,遇到了一对母子。
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去赞美医生,其中夹杂着对于往返北京求医的辛苦不易,而不耐烦的医生则是不停地催促他们结束问诊。
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医生为他们开具一份证明,证明老太太的疾病与多年前的工伤有关。
最终医生还是没耐住这两位的软磨硬泡,不情不愿地开出了一份证明,嘴里却在嘟囔着:“即使我给你开了证明,这两者也不存在必然联系···”
我明白,这正是他们想要的那份“额外价值”。
人生亦是如此,一旦当我们为自己打造出某种人设之后,往往就会受其束缚。
如果换成普通医生,可能早就破口大骂了,但是这位医生受“专家”的人设所束缚,才会被压榨出额外价值。
很多人加我好友,问我怎么称呼时,我常说:“叫我老安就好。”
我更愿意以普通人的身份,与对方平等交流,互惠互利。
你别拿“大师”绑架我,我也不会用“大师”身份居高临下指点你。
这也是我热衷于八字预测的原因。
整个预测过程不是我在自说自话,而是双方根据八字命造、人生际遇进行讨论。
“理越辨越明”,通过讨论,对方自然会明白哪条路更适合自己。
至于对方是否可以依照策略完成实践,那完全取决于自己。
医生治病救人同样如此,医生只能为患者提供医嘱,至于患者是否听从,那是患者自己的选择。
我在知乎上遇到过很多关于八字的问题和回答。
这个平台的用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喜欢问“为什么”。
他们不仅关心预测结果,更想了解背后的原因,甚至很多人会自学八字知识,以此验证对方的论断是否合理。
我很喜欢对方提出质疑或疑问,这代表对方真正思考了这个问题,同样也代表对方在这件事上真正用心。
而我,更愿意为他们提供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行决定,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的事,他自行思考,自行决定,总比我去帮他思考,帮他决定,要轻松地多。
这是因为我相信因果论,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其运行轨迹。
作为命理师,我深知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对他人的命运产生影响。
因此,我从不轻易为他人做决定。
因为我很清楚,那些因我的建议而产生的“偏差”,最终将由我来承担其代价。
所以我更愿意尊重他人的命运,让他们自行选择。
这是我对命理的信仰,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我建了一个“玄学爱好者群”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的微信:Yao-Sgr
备注“同好”,拉你进群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