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动员需要重复训练?
反复训练是为了培养肌肉记忆。
“肌肉记忆”是一种经过刻意练习而逐渐形成的本能反应。
而在玄学术数知识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同样也会产生“肌肉记忆”。
例如我在与某人初次见面时,总会下意识根据对方相貌、动作、神态等信息,得出一个评价结果。
-
整个评价过程几乎在一瞬间完成,并不涉及“识人理论”的运用分析。 -
评价结果并不是一种具体内容,而是一种“模糊感觉”。 -
“模糊感觉”是一种简单的主观倾向——吉(有利于我)或凶(不利于我)。
从我的实践经验来说,这种感觉非常灵验,按照它做抉择,很少失手。
个别失手案例也是因为我在“伤官强旺”的逆反心态下,刻意反其道而行的结果。
当然,我也曾怀疑过这种感觉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倾向于相信那些模糊、泛泛而谈的描述,认为它们准确揭示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这种现象在星座、占卜、心理测试等领域非常普遍。
我所怀疑的是,自己是不是倾向于相信那些模糊、泛泛而谈的描述,并认为它们准确揭示了对方的个性和特点。
比如一个人原本人品不错,但我在和他初次见面时,下意识的“模糊感觉”并不好,于是我就会主观倾向这个人“不利于我”,并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先入为主地秉持这种态度。
这就可能使我忽视对方的优点,不断放大对方身上的缺点,最终导致两个人分道扬镳。
而这个结果用事实证明了我们的相处属于无效社交,纯属浪费彼此时间,也就印证了初次见面时的模糊感觉——“不利于我”。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到底是对方原本就不利于我?
还是因为我先入为主的态度,人为推动着彼此关系走向“不利于我”的结局?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在很早之前就提醒自己,不能过于信任这种“模糊感觉”,因为它出现的没有缘由,无法形成必然的因果逻辑。
无论它是否正确,一旦对其形成依赖心理,很容易陷入主观偏执,而忽略客观事实。
当然,我们不能过分相信“直觉”,同样也不能忽略“直觉”。
六爻中有个概念叫做“外应”。
即当一些变故即将发生时,总会提前显露一些蛛丝马迹,并以“直觉”的形式传递给你。
比如你打算买一套二手房,当你跟随中介进门的一瞬间,马上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耳鸣、异味等异常状况,或者心生尽快离开这间屋子的念头。
无论这套房子的布局多么精妙,价格多么诱人,都不要心存犹豫,千万不要入手。
感觉不舒服的地方,不要长时间待下去。
感觉不舒服的人,尽快远离对方。
感觉不舒服的事务,尽快与之切割···
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我们需要保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不能忽视客观环境和自身灵感提供的蛛丝马迹。
但我们不能将这种“屠牛利器”,用来“判断生活琐事”的割鸡上。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刀背上,更不是刀把上。
有人说:“我自己无法控制直觉的泛滥。”
那你恐怕需要自检一下,八字原局是不是偏印为忌,并且与大运流年组成了“枭神夺食”的搭配。
根据我的经验来说,“直觉泛滥”是精神类疾病的早期征兆,与之伴生的是食欲和消化方面的问题。
祝好~
这是我的备用号,以防迷路。
感兴趣可加微信:Yao-Sgr
备注“命理”,进群讨论。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